评论:

  • 霍念梦 3小时前 :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导演王苹通过几组很巧妙的镜头切换,让纯粹的镜头更像是有意识的镜头语言。比如何兰芬搓洗衣服,搓衣板上从没泡沫变成有泡沫,当镜头再度切到何兰芬身上,她的发式和衣着都有了变化,原来这中间已经隔了不少时日。

  • 盖南珍 4小时前 :

    一星给片名。想起了《风声》里顾晓梦的遗言:“敌人不会明白,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

  • 辜建中 4小时前 :

    4K修复其实就够了吧,彩色其实没有太大必要,算法还没那么成熟,都被频繁变化的脸色、复杂场面的黑白彩色混杂画面带走了注意力。

  • 覃又青 7小时前 :

    2015-06-15,王心刚?。。。没认出来T_T

  • 硕姗姗 8小时前 :

    勉勉强强三星吧,刚开始的一段对话正反打都没有,看着不太习惯,剧情过于简单,连贯性又差,各片段之间联系之弱,几乎像独立的几部短片,台词、人物形象、配乐等等过于样板戏,有些细节做得不是很好,譬如墙上的标语写着“中日亲善”云云,倘若真是彼时日本人的标语,一定会写“日中亲善”吧?不过这些小细节也无所谓,最大的痛点还是剧情过于简单,人物形象太单一,幕与幕之间不连贯。但是很值得肯定的两点,一是这个故事的底版是相当不错的,丰富一下,肯定能拍出很好的电影,二是虽然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可以感受到演员还是都很认真,这一点强于几乎所有当今“主旋律”。

  • 桐初 7小时前 :

    2、没有在最后关头难舍难分

  • 詹鸿运 3小时前 :

    永远缅怀李白烈士;电报声的运用串联了银幕里的空间,其他表现手法其实中规中矩,但是李侠的人物形象是稳定的,也许也是因为他符合人们心中对共产主义革命者的想象。

  • 杨善和 7小时前 :

    买到了便宜的电影票,就过来影院看看。还是很不错的电影。有几个片段还是很感动的,尤其李侠最后英勇就义时,忍不住泪流满面。

  • 法和玉 1小时前 :

    现在看这些电影,为体现英雄把敌人拍的很笨的拍摄方法真不行,隐蔽战线的现实远比电影更残酷

  • 边子爱 1小时前 :

    我依旧还记得之前有家长喷子说太血腥…文化背景在那摆着。不是我们无法拍出国外那种即血腥暴力,又是由战争所带来两败俱伤的真实历史场景。所以想想吧,我们无法那样拍,因为剧本不让那么写……

  • 牧白秋 3小时前 :

    2021.10.8|南京河西中央|六十多年前的电影,演技稍微戏剧感了些,但还是能盖过现在许多演员。十年如一日肩负着共同使命的革命爱情和友情很动人!

  • 欣洁 1小时前 :

    不知道为啥这么一部老电影,竟然和长津湖、狙击手等一起上了豆瓣的近期热门战争片榜。也没有字幕,所以台词听起来有些费劲。觉得好可惜,马上都要解放了,却被发现了。

  • 陈诗蕊 7小时前 :

    被捕前孙道临发报的特写,成为地下党员的经典写照。

  • 星骏 6小时前 :

    从今天的角度看表演过于话剧化以及人物设计突出政治化而过于单薄,但剧情设计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还是有些意思,电影名称还颇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 腾琛丽 4小时前 :

    孙道临的表演相对其他演员还是更赏心悦目一些,虽然可能由于剧本和导演所限还谈不上表演的层次感,手法比较单一。

  • 海骊蓉 1小时前 :

    有一说一比现在很多主旋律片要强,不强行煽情,最后那一下子精准却又克制。 转场很讲究

  • 熊晗玥 6小时前 :

    2021补,上4K彩色修复版了!

  • 楚菀柳 7小时前 :

    新中国的成立,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李侠”这样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烈士的付出。他的存在如同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不仅爽快接受新任务,还能对新人“兰芬”在革命情感和业务上进行传帮带。演员的年龄和剧情虽然距离现在有段时间,但他们真实的演技、真挚情感的融入却把那段岁月栩栩如生地带到观众“面前”。“电波”就像一颗革命的种子,是火把,是光明,更是希望。一个“李侠”倒下了,背后还有千千万万个“李侠”前赴后继。我想,正是因为心怀“革命必胜”的信心,所以李侠烈士在被捕时可以面带微笑地说出“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话语。特别喜欢最后的那段蒙太奇,浪漫而生动,升华了整个主题。

  • 柔美 4小时前 :

    大银幕上的电流声,是老电影的Icon吧,牺牲就是福报的宣传片,那个年代没有私人情感,只有国与家。

  • 琬锦 7小时前 :

    李侠和兰芬推开阁楼的窗 望向远方的月亮 又凝视着彼此 身后是蜘蛛网与发报机 目光中是爱意和希望 温柔又坚定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